親子會客室>高效能父母學-我能不生氣嗎?

高效能父母學-我能不生氣嗎?

換個腦袋看孩子,你就可以不生氣! 「面對同樣的孩子行為,有人可以不生氣,但為何我做不到、我不可以?」對父母來說,好好思索這個問題,可能比繼續生孩子的氣、或一直聚焦在孩子的行為上,更有益於教養。
接下來,我們就來看看父母可以經由哪些步驟,先清空自己的情緒火藥庫,裝進彈性、合理化的想法,才能繼續往下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。

不生氣第一步:做些其他事情放鬆身心,以紓解怒氣 當父母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,感覺到自己的情緒像火山般開始噴煙,最好的方法就是趁著自己還未怒火中燒之前,趕快做出親子分離的動作!
由於此時父母滿懷怒氣和負面情緒的腦袋仍然無法客觀、清明地運作,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先紓解掉負面情緒,才能讓自己的思維再度正常運轉。

用身體的勞動,紓解心理的壓力 如何紓解個人的情緒和壓力,坊間有不少書籍可供參考,但是何種方法對自己有用,有賴各人自行嘗試以評估成效。一般而言,做些揮汗出力的事,如運動、清洗愛車、整理內務或耗費體力的家務,最能讓腦袋放空,不再久久陷溺於原本的難題,都是不錯的解壓選擇。

做自己感興趣的事,有效轉移注意力 除了從事體力勞動,也可以做些自己原本就有興趣的事,譬如聆聽音樂、觀賞喜歡的電視節目、修剪盆栽、整理收藏…讓自己有效地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。
不過平日就喜歡逛街購物的人,絕不建議此時放縱自己去血拚,以免因怒氣未消而衝動地做出過當消費。喜歡美食、身材過胖的人也一樣,不該趁此時去大吃大喝一番,這樣只會解決了一個問題卻又製造出另一個問題,讓自己始終都處於自責、挫敗的情緒裡。

啟發的文字、孩子的照片,都是情緒救生筏 有些靜態的活動,也能有效地紓解壓力,譬如瑜珈、打坐、散步、閱讀等。
建議父母平日若看到不錯的教養詞句就可以抄寫下來,當自己又陷入教養情緒的負面狂潮時,這些文字往往能讓我們不至於被淹沒或矇蔽。
孩子童稚時期的照片也是極佳的情緒救生筏,看著孩子昔日可愛天真的笑臉,請想想自己為人父母的初衷,那麼請找回這份初心,回到只是純粹地接納孩子,並無私、無條件愛他的想法和心情裡!

不生氣第二步:檢驗火藥庫想法,把孩子的問題他人化 從看似負面、無解的狀況裡,找出任何正面的可能與希望!
這樣做會很難嗎?一點也不!只是我們往往因循在自己慣常的思維、邏輯裡,不習慣換個角度來觀察、用另一種方式來思考。一旦被迫跳出原本的習慣窠臼,要「在一團黑霧中找出希望的亮光」其實並非難事,不過就是努力幫自己換個腦袋而已!

你的想法合理嗎?孩子真的能做到嗎? 所以,父母必須要跳脫舊思維,努力地探究、找出:
(1) 究竟要轉換什麼樣的想法,才能紓解我的情緒、讓我心平氣和地面對問題?
(2) 到底是什麼想法,令我感到焦慮、生氣或傷心、失望?
(3) 這樣的想法是否缺乏彈性、是否背離事實?還是因為自己過高或不合理的期待,致使孩子根本達不到我的要求與期望?
(4) 那麼,較有彈性、較合理的想法是什麼?
(5) 孩子真實的脾性與形貌是什麼?如何才能如實地看待孩子的能力與天賦,不會加諸給孩子不可能的任務?
像這樣「尋找希望、正面思考」的練習做多了,我們就像是戴了一副新的眼鏡去看世界,腦袋裡的想法變得更為彈性、合理而務實,面對問題時也比較不容易陷入慣性的負面情緒。

試著做個局外人,把孩子當成別人的孩子教 父母在面對自己孩子的問題時,一定會有更多、更強烈的焦慮感,要看到別人在教養上的盲點很容易,但要找出並改變自己在教養上的錯誤,就變得困難多了。
因此,強烈建議父母可試著採用以下的方法─
(1) 假想這是別人孩子的問題:用這個角度來找出自己產生負面情緒的想法,並在同樣的假設下,思考我們會提供給別人什麼不生氣的觀點和看法?
(2) 直接詢問其他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:腦袋不同,看問題的角度往往也有很大差異,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,父母都需要結交能以正面、積極態度去面對問題的朋友,並將其納為自己的教養智庫。

爆發或忍耐都不對,冷靜、積極處理才是王道 X為了不和孩子的嬰兒自我碰撞,在處理問題時一味地忍耐壓抑!
O先清除火藥庫想法,再以冷靜、積極的態度和作為完成教養動作!
當孩子因任何目的(獲得注意、爭取權力、報復、自暴自棄)而引發父母的負面情緒,與其讓親子雙方陷入毫無意義且後患無窮的嬰兒自我角力中,父母更該做的是退出戰場,先平撫自己的情緒,再來處理孩子的問題。而當父母獨自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時,第一步要先紓解怒氣與壓力,確認思維已經恢復正常運作後,再找出之前讓自己生氣的火藥庫想法。
找出導致負面情緒的思維,再以合理、彈性、務實的觀點來取代,這樣的動作做多了,除了能減少火藥庫的想法,使我們不易受外界的人事物影響而波動情緒,更重要的是,當我們回頭再去處理孩子的問題時,才能以平靜的心情和積極的態度來面對,不會在過程中動輒又被孩子的言行所激怒。
很多父母因為不想碰撞並養大孩子的嬰兒自我,在處理孩子的問題時,只是一味用忍耐來壓抑自己,但這種忍耐向來有其限度,總會有忍不住爆發的時候,結果往往比不忍耐更慘。所以當父母要去面對孩子、處理問題前,一定要先清除自己的火藥庫想法,才不會有再被引爆的可能。
《以上文章轉載自<高效能父母學─親子不衝突的7堂SOP教養課>》

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