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子會客室>不教孩子,只說故事——創意故事教養絕招

不教孩子,只說故事——創意故事教養絕招

聽故事長大的孩子最受教。
你想對孩子說的,其實都在故事裡!
用故事存滿孩子的智慧撲滿!
了解孩子、啟發創意、培養好品格和閱讀習慣,
施展故事教養的魔法咒語,就從「從前從前……」開始。
誰說故事一定要「照書唸」,小朋友一定要乖乖坐好聽?
故事可以這樣說、那樣玩,教養也可以像遊戲一樣有趣!
麥當勞、台積電等知名企業故事志工培訓首席講師壓箱法寶大公開

◎故事,讓你更懂孩子 大人和小孩對於「有用」和「有趣」的定義,其實差很大。 就拿繪本來說吧,當大人拿到一本繪本,作者巧妙的運用電影中「zoom in」和「zoom out」的鏡頭手法,在第一張圖裡,有個小孩站在海邊,手上拿著一張照片。
下一頁,鏡頭「zoom in」至照片上,於是你看到藍藍的海上有一艘船。
接著,鏡頭再「zoom in」至船上的某一扇窗,進入船艙,有個孤單的公主獨自在看海……
「哇,這繪本真是太有趣了!」我們大人會如此認為,特別是當你第一次看到的時候。
但我以前拿這本繪本給我兒子女兒看時,他們的反應卻是:
「船耶!」
「窗戶耶!」
就這樣???
因為他們還小,無法理解三度空間的鏡頭趣味。
可是,有時候我們大人明明覺得某本繪本的故事其實也還好,但小朋友就是超喜歡。
漸漸的,我在和小朋友相處的過程當中,學到兩件事:
第一件事:大人和小孩看事情的角度,以及有感覺的點,真的很不一樣。
第二件事:講繪本故事最好的狀況是,當你最沒有目的的時候。
所以,當你覺得某本繪本很精采,就講給小朋友聽吧,但請不要期待,他一定會出現你所要的反應。
反之,如果你覺得這本繪本劇情普普,也不必急著否定,只要內容沒有血腥暴力或太過成人世界,說給孩子聽也無妨!
特別是學齡前的小朋友,他們不會分辨故事的好壞,因為他們還沒有機會透過比較,知道什麼是好或不好,想想我們大人,不都是透過看了內容乏善可陳的書或難看的電影之後,才知道什麼叫精采絕倫?
好故事沒有絕對的標準,每個小孩都不一樣,他們慢慢會有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故事風格,也許一個關於怪獸的繪本故事,就可以讓你家小朋友一聽再聽、十分入迷,於是你在為他說故事的過程中,就可以慢慢發現孩子喜歡什麼、不喜歡什麼、對哪些東西感到害怕,之後當你跟他相處時,便會懂得如何與他溝通,更不用說小孩聽了那麼多故事之後,對他的諸多正向剌激和發展。

◎故事讓孩子更懂自己 「我的小孩怎麼跟別人不一樣?」
這是我跟許多爸媽聊天,最常聽到的話。
有位媽媽跟我說,他的孩子上課不專心,我就問她:「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,他為什麼會不專心?」
許多父母都很怕自己的小孩跟人家不一樣,希望他乖乖唸書、五育均衡,每科最好都在平均水準之上。
就像「星光大道」製作單位總要求那些參賽的年輕小朋友,既要能歌善舞又要動靜皆宜,簡直希望各個都能成為「全方位藝人」。
但試問,這世界上有多少位全方位藝人?
好比你叫陳昇跳舞,如果他跳得很好,他就不是陳昇了!
又例如伍佰,號稱把國語歌唱得最像台語歌的歌王;而江蕙,則是把台語歌唱得最像國語歌的歌后,大家都超愛他們的與眾不同,誰會去強迫他們改變原本明明就很擅長的歌路?
於是我們從許多成功的歌手身上看到,有特色永遠比全能來的重要,不是你歌唱得好、舞跳得棒,就能成為藝人,也不是每一個歌唱比賽的優勝者都可以紅,如果他不夠有特色,很容易就被淹沒。
「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,長大能夠與眾不同,但在他小的時候,我們卻又不希望他特立獨行!」跟那位媽媽聊到後來,我有感而發。
若他長大真的出類拔萃,小時候怎麼可能會跟別人一模一樣呢?
當你的孩子反抗你時,你不准他反抗,要他跟別人一樣,接受機器人的教育,從小被強迫灌輸成為「標準化生產線」的機器人,他以後怎麼可能與眾不同,又怎麼敢有創意?
我曾在《商業周刊》,看過一篇關於北歐國家教育方式的報導,在他們的幼稚園裡,老師會講很多繪本故事給小朋友聽,並且經常帶孩子們去戶外教學。當老師發現,有孩子對於「做鞋子」這件事很著迷,而且他經過鞋舖時,會專心在師傅旁邊看很久,不像其他小朋友直接走過去,便會特別記錄起來,給父母作為幫助這孩子日後發展專長的參考,而他們的父母,通常也比較尊重孩子個別的特質。
所以北歐的孩子通常在年紀很小的時候,就知道自己長大要做什麼,而且之後可能一輩子沒換過工作。
可見說故事再加上生活上的細心觀察,可以幫助孩子發現屬於他自己的特色,讓他發展自己,肯定自己,健康而正向的成長。

◎說故事,沒有口才不好這種事 前幾天我在「故事屋」,給小朋友說一個關於神奇樹屋的故事,我每次都喜歡把這故事的名稱講成「台北好好玩」,因為故事裡的主角們,會進行「有魔法」的冒險,他們要翻開魔法書,才會從魔法世界回到台北。
開始說故事之前,我故意把那本繪本,放在一個小朋友前面,我問在場的小朋友:「《台北好好玩》在哪裡?」
那位小朋友就指指他旁邊說:「在這裡!」
「不是,這是Open將!」
我故意不拿書,而是舉起他帶來的Open將娃娃,跟大家說。
全場的大人小孩都當場笑成一團。
為什麼我要這麼講?
因為好笑嘛!
我每次說完故事從「故事屋」走出來,很多爸媽常會跟我說:「張老師,你故事講得好好哦!」
但小朋友的答案就不一樣,他們會說:「張爸爸,你好好笑!」
爸爸媽媽可能覺得,我用了很高深的技巧說故事,可是對我而言, 那不叫技巧 , 而是在「跟小朋友玩」。
「你都在跟小孩子玩,不像在說故事耶!」很多聽過我講故事的大人都這樣說,他們接著補充:「不過真的很好玩!」
對, 我喜歡跟小朋友一起「玩故事」。
我發現,很多父母都把「故事到底要怎麼講」這件事,想得太難了,其實我們只要把自己想成是小孩子,和小朋友一起快樂的用故事來互動玩耍就好了,像一個大野狼的故事,你可以找一個用過的保特瓶,拿奇異筆畫上大野狼的臉,有一對賊賊的眼睛,加上大大的嘴巴,然後拿來當說故事的道具,就算畫得很醜也沒關係,小孩照樣覺得很有趣。
「我還是擔心自己不像你這麼厲害,這麼會跟孩子說故事,逗他們開心。」有爸爸跟我說。
其實,在孩子心目中,永遠不存在「我把拔不厲害」這種事。
有兩個爸爸,各自帶小孩到同一個海邊玩。
有一個爸爸超會做沙雕城堡,還在上面寫上孩子的名字,小朋友看了很高興,大聲鼓掌說:「把拔你好厲害喔!」
另一個爸爸,什麼也不會,於是就躺在沙灘上,讓小孩把他埋在沙堆裡 ,坐在上面玩。
請問,對這兩個小朋友來說,哪一個爸爸比較好玩?
都好玩啊!即使是那個把爸爸埋在沙子裡的小朋友,也會覺得爸爸怎麼那麼好笑,然後開心的在爸爸身上跳來跳去。
那麼,這兩個爸爸,到底哪一個才是好爸爸?
都是好爸爸,他們只是用各自的方法,去愛他的孩子。
就像在我們小時候,可能會覺得:「我把拔馬麻是全世界最厲害的人!」
可是長大後才發現,原來郭台銘比你爸媽厲害,但你也不會因為這樣就不愛他們呀,為什麼?
沒有為什麼啊,你爸爸就是你爸爸,你媽媽就是你媽媽,他們從你一出生就這麼愛你,這跟他們在外面厲不厲害,沒什麼關係!
所以,不要怕小孩會覺得你故事說不好,孩子不會說:「把拔,你口才不好」「馬麻你說的故事好無聊」,如果他會覺得不好,只有以下兩種狀況:
第一是覺得跟你不親,第二是覺得你說故事不專心。
「把拔先接個電話。」
「今天講到這裡就好了。」
父母在說故事時,一再被電話打斷,或者心有旁鶩草草結束,小朋友絕對可以感受到你在應付他;相反的,如果你很認真的跟他玩、跟他說故事,他也一定會感受到,並且會愛死你這個爸爸媽媽!
事實上,小孩喜歡聽你講故事,跟喜歡聽這個「說故事爸爸」講故事,是完全不一樣的,小朋友聽我說故事,只會覺得「張爸爸很好笑」。可是聽爸媽為他講故事時,過程中不只是「說故事」和「好玩」,親子間會有很多親密動作,孩子也會跟父母分享不會跟外人講的「 悄悄話」,所以那種美好感覺, 是永遠無法被取代的。
就像小孩去電影院看迪士尼卡通,會覺得很好笑,但不代表回到家之後,他就不期待爸媽給他說故事,覺得爸媽故事說得不好。
只有大人會自我設限,覺得「我不會講故事,怎麼可能讓孩子喜歡聽我講?」
如果你也認為為孩子說故事很好,就說給他們聽嘛!講多、講少都沒關係。
如果你今天不想講故事,也可以陪小孩玩一下,或者陪他散散步,重點是,身為父母的你,願不願意花時間陪你的孩子,做一些事,如此而已。

上一頁